为什么有人不用加班也能高效完成工作,有人却不得不熬至深夜?为什么有人总觉得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有人却仿佛无事一身轻?

面对高节奏和过于复杂的现代生活,有些人忙得焦头烂额依然无法适应,有些人的幸福感却不断增强,甚至乐在其中。

不得不说,非常糟糕的是,很多人都喜欢复杂的解决方式。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事情其实很简单。

例如,如何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人们会说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商业学校的成立就是为了教给人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在这个领域做过很多研究,你能在5 分钟之内用一页纸或是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实际上是可以的。艾琳·夏皮罗(Eileen Shapiro)在其著作中精确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书中提到,当她在商业学校上第一堂金融课时,教授走进来对着台下的银行投资者和公司总裁说了一句话:“永远不要断了资金链。”这是不是对一个成功企业的精准描述?你肯定赞同。

因此,我们强调的第一理念就是:

「避免复杂,追求简单Simple」

以下措施会帮助你做到这一点:

◎寻找简单的解决方案。

◎常常问自己:在这里要做的最简单的事情是什么?

◎看看你能否用不超过25 个字把某件事情描述清楚—一个事件、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法或一个建议。

◎你能在30 秒内完成这件事情吗?

这好比是一次“电梯公关”(Elevator pitch),意思是你在电梯里遇到了某个重要的人物,你必须在电梯到达的几十秒内把你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他。

◎把这个事件、问题、解决方法或者建议,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记录下来。

◎如果你发现自己采用了某种复杂的解决方法或者思路,那么你可能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回过头来,用简单的理念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时,记得问自己:“是否有某种解决它们更简单的方法?”

◎要求人们把你当成6 岁的小孩来讲述某件事情。

◎只问简单的问题:

谁(Who)?什么内容(What)?
为什么(Why)?在哪里(Where)?什么时候(When)?
怎样发生的(How)?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Which)?

◎只寻求简单的答案。当你和高科技人员打交道时,这一点特别重要。

◎记住这个缩写词“KISS”(Keep It Simple,Stupid)—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

◎学会使用水平思维模式。

这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大脑习惯于创造、认知和使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它并不习惯改变思维方式。

水平思维就是要改变你的思维模式,帮助你从旧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创造并适应新的思维方式。养成水平思维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步骤:

①从旧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

②学会激发新的思路。

《极简主义》告诉我们,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

运用弗格斯·奥康奈尔提出的极简思维理念,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站在局外进行思考,据此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并对结果和预期有所界定,我们就能以很简单、很有效的方式达成目标。

为什么总有人效率比你高?因为你总是瞎忙。为什么你总是瞎忙?归根结底就是你太懒了。懒到虽然每天都很累。但也懒得想办法不累了。

下个周末,请你拿出点儿时间。再读一读这篇文章,顺便给眼前的自己,拉个清单,画几个圈圈,再打几个叉叉…好不好Mua?

很多人都知道,「树立明确的目标」是取得进步的根本。但对于如何做好这件事,大多数人其实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想了解这个误区,不妨看看巴菲特和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员 Mike Flint 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 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个目标来。于是,Flint 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

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 5 个。Flint 也照做了。

Flint 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5 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 20 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事。

巴菲特问 Flint :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 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 5 个目标。至于另外 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Mike,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Read More →

冯友兰,字芝生,生于光绪,长于民国,成于共和,死于世纪之末。他这一生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同时,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大家,神经末梢起于先秦诸子甚至之前,终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号称“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

冯友兰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他的“人生四重境界”说,字不多,凝结的是他近代百年的颠沛流离和对中国两千年文化痛定思痛之后的成果。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Read More →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在《得到》专栏里,提及了Google刚进中国时候的一件事。刚开始,Google总部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非常低,因为“出工不出活儿”,北京的三四个工程师都抵不上Google总部的一个工程师。

后来吴军帮忙分析了原因,他发现,那些工程师都不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优先完成它们。中国研发团队里,所有的工程师都是新人,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工作,而在Google总部,新员工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很容易在有经验的员工带动下快速掌握工作技能。

之后两年,Google总部的工程师陆续来中国帮助团队梳理工作方式,而中国团队也会去Google总部交流,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善,中国研发团队也最终得到了总部的认可。

Google工程师这么聪明的一群人,尚且需要学习正确的工作方式,才能有效产出,何况大多数人?

我们一直都认为,如果一个人智商情商正常、学习和工作意愿高,就一定能出成绩。

然而,我带过很多人,也招过很多人,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人,十分有愿意学习,非常努力,智商情商也都正常,然而工作产出却非常低,甚至不如很多资质低于他们的人。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度怀疑自己看人不准。直到前阵子看到吴军的这段叙述,才幡然醒悟,仔细回想了这些人的工作方式,将他们与产出高的人相比,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存在这三个问题:

Read More →